1940年3月30日,汪精卫在日军大本营的支持下,宣布脱离重庆国民政府,在南京建立了所谓的“国民政府”,汪精卫便担任伪南京国民政府代主席。
这便是日军扶持的傀儡政权—“汪伪政权”!
当时,汪伪政权的成立,不仅加剧了国内的分裂,也给抗战时期中国的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。
那么,在抗战时期,汪伪政权的经济水平如何?其统治区的经济水平和百姓生活条件怎么样呢?
在汪伪政权成立后,便出了一个经济大手笔,成立伪中央储备银行,发行沦陷区货币—中储券,直接和国统区的法币分庭抗礼,甚至取代法币,进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。
当时,汪伪政权中央储备银行,发行的中央储备银行劵,在流通范围最广、最鼎盛的时候,向西到达湖北,向南达到广东,向北覆盖徐州。
但是,中储券发行量滥发增加后,沦陷区的通货膨胀加剧,金融和生产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。
以沦陷区的上海物价为例,1942年物价上涨214%,1944年物价上涨601.4%,到1945年初,整个上海的物价已经上涨2476%,而且还在逐月上升。
汪伪政权,为了从百姓手中搜刮钱财,给自己的伪政权续命,再给日本主子提供军费等支持,便大力在沦陷区推行金融统治、滥发纸币,导致沦陷区的通货膨胀异常严重。
当时,仅一个月,汪伪政权就发行中储券8000万,而且还禁止法币在沦陷区金融经济市场流通,将法币以2比1的比例,用来兑换为中储券。
根据相关资料,在沦陷区的法币,被汪伪政权几乎全部回收,直接干扰了重庆国民政府正常的法币流通。
同时,汪伪政权在印发中储券时,还派出大量人员用回收法币,在中储券并没有正式流通的区域,抢购了大量黄金。
1940年,伪中央储备银行,发行的10元中储券,便是当时中储券最大的面额,购买力相当大,而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,汪伪政权发行的中储券,面值居然上升至1万。
就这样,汪伪政权所控制的沦陷区,在百姓毫无保障金的情况下,还肆意发行中储券,在转移内部经济压力的同时,便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、物价飞涨危机。
在汪伪政权的中储券刚发行时,为了加强中储券在沦陷区的金融主导地位,如果持有100元法币,被迫会兑换为50元的中储券。
1945年抗战结束,汪伪政权垮台后,50元的中储券几乎是废纸一张,连1元法币都兑换不到,沦陷区的大户被盘剥殆尽,小户家庭直接全族破产,甚至是食不果腹、流落街头。
1945年9月27日,国府财政部发布《伪中央储备银行钞票收换办法》,根据相关决议,将中储券和法币的兑换率,全部确定成1比200,汪伪的中储券随即在11月宣布禁止在市场流通。